雷達水位監測站集成了多種傳感器和先進技術,能夠實現渠道內水位、流速、流量及降雨量的同步測量。
1.雷達水位測量
原理:采用非接觸式微波雷達(如脈沖雷達或調頻連續波雷達),通過發射電磁波并接收反射信號,計算水面與雷達的距離,從而獲取水位數據。
優勢:
不受水體污染、泡沫或懸浮物影響。
適用于復雜環境(如泥沙、植被干擾)。
精度高(通常±1~2mm),更新頻率快(可達秒級)。
2.流速測量
技術手段:
雷達流速儀:利用多普勒效應,通過分析雷達波反射頻率變化計算水流速度。
超聲波流速儀:部分系統集成超聲波探頭,通過聲波傳播時間差測速。
適用性:可測量表層流速或剖面流速(需多點布置),適應不同河道形態。
3.流量計算
方法:結合水位和流速數據,通過流速面積法(如曼寧公式或經驗公式)自動計算流量。
關鍵參數:需預先輸入渠道截面形狀和糙率系數。
4.降雨量測量
傳感器:配備翻斗式雨量計或光學雨量傳感器,實時記錄降雨強度和累計雨量。
校準:支持手動或自動校準(如對比標準雨量杯)。
5.數據傳輸與供電
通信方式:支持4G/5G、LoRa、NB-IoT等無線傳輸,部分設備可擴展衛星通信(如北斗)。
供電模式:太陽能板+蓄電池(適合野外長期值守),或市電供電(固定站點)。
二、雷達水位監測站核心功能與特點:
1.多參數同步監測
數據聯動:水位、流速、流量和降雨量數據實時關聯,支持綜合分析(如洪水預警、灌溉優化)。
時間同步:所有傳感器數據統一時間戳,確保分析準確性。
2.智能化處理
自動計算:流量無需人工計算,系統根據水位和流速自動生成結果。
異常報警:設置閾值(如水位超限、流速突變、降雨過量),觸發聲光、短信或平臺報警。
3.環境適應性強
防護等級:IP67及以上(防塵防水),適應暴雨、高溫、低溫等惡劣環境。
抗干擾能力:雷達波穿透霧、雨、雪,超聲波避開電磁干擾,適合復雜氣象條件。
4.遠程管理與維護
云端平臺:數據實時上傳至監控中心或云平臺,支持多終端(PC、手機APP)查看。
遠程控制:可遠程配置參數、重啟設備或診斷故障(如傳感器狀態檢測)。
